时事速递

 

两部门解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新政

来源:新华网 由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起草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即将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具体依托专业机构来管理。 这是对我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的一次“大手术”。科技部科研条件和财务司司长张晓原和财政部科教文司司长赵路2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方案》作了全方位解读。 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 更加聚焦国家目标 张晓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计划做出过重要贡献。但这些年,科技计划的产出与国家发展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很多重要领域亟需真正具有标志性、带动性,能够解决制约发展“卡脖子”问题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科技计划在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各部门多头管理,重复投入,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技项目取向聚焦不够两个方面。这些问题反映出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不相适应。 此项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体制。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更加高效配置科技资源,更加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为创新驱动发展打破科技计划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 赵路: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改革对科技,对财政,对国家意义重大。 科技计划涉及科技活动当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活动——研究与发展部分,也就是说科技计划的钱是用于创新的钱。在人口红利减少,环境、资源压力增加的双重压力下,我们没有别的出路,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才能闯过中等收入陷阱,走出一条新型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张晓原:中央把优化整合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列为当前着力推进的改革任务,就是要以科技计划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从体制机制上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一个好的生态系统。 政府职能嬗变:往后退一步 往高站一层 赵路:《方案》有五大核心要点。 重构计划体系,明确各类科技计划功能、定位和边界。解决重复交叉、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的问题。 转变政府职能,科技计划的管理上,政府往后退一步,不再直接管项目;往高站一层,管宏观,管规划,管政策、管布局,管监督。 聚焦国家目标,国家科技计划要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包括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卡脖子”的瓶颈问题,把有限的科技资源利用好。 创新实施方式,这项工作要围绕科学、公平、有效六个字。 提高资金效益,必须通过调科技计划结构、调布局、调组织实施方式,来激活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存量。 如何防止专业机构成为“二政府”,滋生新的权力寻租? 赵路: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而是将在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上,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这是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决定的。 我国本来就有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这样的专业项目管理机构,运转得不错。方案中提到还要组建若干专业机构。新组建的专业机构第一要有标准,有准入门槛有资质。第二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内外都要有好的治理方式监管方式。 张晓原:专业机构必须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目前先从改造政府部门下面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事业单位入手。大的方向是未来专业机构不是政府一手包办,而是促进市场化、社会化的发育。 政府从项目的具体管理和资金的具体分配中解脱出来后,将重点管宏观,管规划,管政策,管布局,管监督。此外,政府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管专业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 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将优化整合 张晓原:《方案》出台后大家会看到很多亮点。比如,在五类计划中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就是《方案》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 当前,新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大为缩短。为此,将整合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等,形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以重点专项的方式,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使其中的基础前沿研发活动具有更明确的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加速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对创新下游的渗透和引领。

 
伊利湖水华造成俄亥俄州40多万人的饮用水危机

伊利湖水华造成俄亥俄州40多万人的饮用水危机

一、伊利湖概况 伊利湖(Lake Erie)是北美五大湖之一,水面面积2.57万平方千米(在五大湖中居第四位,仅比安大略湖大),平均水深19米(在五大湖中最浅),最大深度64米,蓄水量455立方千米。伊利湖横跨美国和加拿大,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南面为美国,北面为加拿大。湖的南岸是美国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州,西岸是密歇根州,北岸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底特律河(Detroit River)将休伦湖与伊利湖连通,尼亚加拉河(Niagara River)经过尼亚加拉瀑布将湖水引入安大略湖。 二、伊利湖的水华历史及现状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伊利湖营养盐负荷增加,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剧。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伊利湖西部湖湾季节性地出现蓝藻水华,主要由鱼腥藻(Anabaena)、束丝藻(Aphanisomenon)、微囊藻(Microcystis)组成,附着性刚毛藻(Cladophora)也在此时大量出现。70年代,每年都有水华出现,主要以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为主。80年代早期没出现大规模的水华,而中后期的水华主要以束丝藻为主,此时外来物种斑马贻贝(zebra mussels)和斑驴贻贝(quagga mussels)开始对藻类进行滤食控制(估计每年滤食了26%的藻类,使透明度增加77%,但是生物入侵风险后来也引起关注)。1995年和1998年,伊利湖出现以微囊藻为主的大规模水华,尤其在1995年9月,绿色油漆状的水华覆盖了整个伊利湖西部湖区。2000年以来,微囊藻水华频繁出现,尤其在2003年8月,微囊藻水华在伊利湖西部湖区持续了一个月,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2014年7月~8月,大规模的微囊藻水华再次出现,俄亥俄州托列多市(Toledo)自来水的微囊藻毒素浓度超标,造成40多万人的饮用水危机,俄亥俄州州长John Kasich宣布一些区域进入紧急状态。 三、现象分析 1营养盐 美国环保局资料显示,从1983-2000年,伊利湖营养指数不断下降,每年总磷浓度约下降0.2ppt。但是在最近十年,伊利湖营养指数反而呈现上升趋势,这与进入湖泊的磷负荷增加有关。近十年来,伊利湖西部主要入湖河流溶解性磷浓度明显增加。此外,贝类活动加速了底泥磷释放。 2藻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伊利湖优势藻类主要是固氮的鱼腥藻和束丝藻。而90年代以来,优势藻类是不固氮,产毒的微囊藻。主要原因可能是磷浓度上升和贝类入侵,提高了水体氮磷比。此外,刚毛藻危害也需引起重视,刚毛藻是一种丝状附着性绿藻,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伊利湖大量出现。许多刚毛藻形成毯状漂浮物和悬浮物,阻塞水处理格栅,增加维护成本。此外,刚毛藻易于在沿岸带附着、堆积腐烂,产生腥臭味。 四、伊利湖西部藻类水华的预测 自2008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每周对伊利湖西部的情况进行公告预警。NOAA及其研究合作伙伴通过模型进行预测,提出今年夏末伊利湖的西部将会发生严重的蓝藻水华。然而,比起去年的水华现象,今年的影响将会较轻。预测显示,在湖泊的西部水华影响程度将有所不同,且能够预测其浓度和影响范围进而进行划分。 此次对伊利湖的季节性预测采用了美国沿海海洋科学国家中心(NCCOS)科学家所发明的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其中包括德国海德堡大学国家水质研究中心对伊利湖长达12年的营养盐流动的监测数据和从欧洲航天局三颗卫星获得的卫星观测数据。 NOAA对伊利湖水华现象的预测旨在向海岸资源管理者和公众传达精确、可靠、及时的生态预测和重要的环境信息。“这种季节性预测的提出有助于我们了解水华的形成,进而能够找到减小其影响的措施。”NOAA生态预测应用研究中心的Richard Stumpf博士说。 资料整理: 谭啸 博士 孙千千    

 
朱伟教授公开课《当今环境热点问题第三讲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垃圾》

朱伟教授公开课《当今环境热点问题第三讲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垃圾》

朱伟教授公开课《当今环境热点问题第三讲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垃圾》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爱课程”上发布。

 
洱海如何走出蓝藻危机?

洱海如何走出蓝藻危机?

新华网昆明9月19日电题:洱海如何走出蓝藻危机?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是大理350多万人民的“母亲湖”,也是著名的“高原明珠”。近年来,洱海水质在治理后逐渐好转,但日前蓝藻却再次聚集,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洱海蓝藻是否再次“暴发”、水质是否恶化?哪些因素“催生”蓝藻?如何让“母亲湖”不被蓝藻缠身?18日,大理州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 洱海是否“蓝藻暴发”? 今年9月上中旬,陆续有群众反映洱海一些地方出现了蓝藻,网络上的相关图片、文字触目惊心。 对此,大理州政府秘书长马忠华在发布会上说,今年8月上旬,洱海蓝藻数量明显增加,局部区域出现连片聚集现象。9月13日,蓝藻出现大面积聚集现象,从截至18日的监测情况来看,洱海蓝藻尚未达到1996年、2003年9月“蓝藻暴发”的程度。 从大理州政府发布的监测数据看,洱海水质与往年持平。今年1月至8月,洱海的水质有4个月为Ⅱ类、4个月为Ⅲ类。与去年同期相比,Ⅱ类水减少一个月,Ⅲ类水增加一个月,与2011年、2010年、2009年持平。 据专家分析,近年来,洱海正处在富营养化初期,具备藻类集中出现的条件,一旦出现异常环境气候,藻类就会聚集发生。 “此次洱海蓝藻发生属近年同期较为突出的年份,形势较为严峻。这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干部群众的高度重视。”马忠华说。 哪些因素“催生”蓝藻? 对于公众关切的洱海蓝藻为何再次大面积聚集,在发布会上,大理州相关部门分析,这其中既有入湖水质尚未根本性好转、水体长时间没有循环置换、农业面源污染大、管理不到位等老问题,也有沿湖餐饮住宿的污水、垃圾剧增的新问题。 其中,洱海的主要入湖河流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波罗江均没有符合Ⅲ类水质(湖库标准)的月份,苍山十八溪的大量优质清水被181个取水点直接截流。洱海2个出水口之一西洱河从2011年下半年起就没有放水,底泥多年未实施疏浚,水体污染负荷严重,水质明显恶化。 同时,沿湖餐饮住宿的污水、垃圾剧增。马忠华说,近年来,以双廊为代表的环洱海旅游呈“井喷式”发展,这既是大理旅游的亮点,也是洱海保护的热点,但许多污水、垃圾未得到有效处理,排入洱海的现象时有发生。 马忠华表示,与日益严峻的洱海保护形势相比,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有些环保设施虽已建成,但未能健康运行。 “母亲湖”如何摆脱蓝藻? 当前,作为湖泊富营养化初期典型代表的洱海已进入藻类活动的敏感期,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不进则退。而随着环洱海景观带特色客栈群体的崛起,洱海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对此,从9月16日起,大理州已对洱海西洱河出水和引洱入宾出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促进洱海水体循环和置换,并责成大理市、洱源县,对洱海重点河道和局部蓝藻聚集区域进行打捞清理,严控村庄污水直排河道及洱海湖区。 “今后,对环洱海旅游客栈、餐馆、宾馆,在鼓励合法、有序、健康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坚决关停,有效遏制餐饮污水对洱海水质造成的污染。”马忠华说。 同时,大理州将继续推进洱海保护治理“2333”行动计划的实施,当前重点抓好200座村落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和完善工程等。马忠华介绍,大理还将制定苍山十八溪取水用水管理办法,加快取水用水整治步伐,促进亿方清水进入洱海。  

 
广州临“污泥围城” 每天半数以上污泥找不到去路

广州临“污泥围城” 每天半数以上污泥找不到去路

省政协委员称广州面临污泥围城的严重困境,每天约有一半的污泥找不到去路。昨日,笔者从省环保厅对省政协委员的提案答复中获悉,目前全省尚有40%左右的污泥不得不进入垃圾填埋场处置,今后环保厅将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考核,以此促进地方政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广州中心六区污泥处理设施明年投产 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陈日远提交提案,建议破解污泥围城的城市污泥处置问题。 据介绍,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浓缩,是污水处理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这些含水量极高,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有机化学毒性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的污泥,是城市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日远表示,以广州市为例,据《广州市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方案(送审稿)》显示,到2015年底,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同时,广州将推进中心六区及相关区(县级市)污泥厂内减量处理设施建设,计划于年内开工建设,2014年底竣工投产,这七大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约为2825吨,将极大缓解广州市污泥处理问题。 但就目前而言,广州市污泥处理严重滞后。根据《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2010年全市每天因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2425吨。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增加到3120吨。截止到2011年8月,广州污泥的日处理量不超过1000吨,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污泥找不到去路,广州面临污泥围城的严重困境。 “重水轻泥”,污泥处置设施滞后 陈日远在提案中提出,城市污水处理目前总体是“重水轻泥”。据报道,“十一五”以来,中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达到了与美国相当的污水处理能力,但与国外污泥处理占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近半的比例相比,我国污泥处理设施的投资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目前污水厂大多不对污泥进行处置,而是将污泥处理外包给第三方污泥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以广州猎德污水处理厂为例,其污水处理总规模将提高到120万吨/日,日处理量位居全市各大污水处理厂首位。尽管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国内最为先进的处理工艺,但由于缺少污泥处理和处置环节,于是只能和某肥料生产厂商签订污泥处理协议,用于生产有机肥。 国内污泥处理的运营成本约为每吨200到400元不等。按照猎德污水处理厂和某肥料生产厂商签订的协议,处理价格为每吨193元。但由于运输成本较高,污泥堆肥处理费用很难控制在200元以内。 更重要的是,由于污泥处理市场混乱,成本高,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打造一条暴利灰色产业链,将未处理的污泥偷排入河道。以一艘船运载四五百吨污泥计算,如果偷排,只需要雇条船花点油费,偷排一船污泥可获利七八万元。 污泥 建议 应该扩大监督主体 陈日远建议,强化监管,重拳出击打击偷排行为,广州市水投集团和市建设主管部门应做好监管责任。同时,建立规章,严格监控城市污泥的去向。最重要的是采取措施,禁止污泥进入食物链回流餐桌。陈日远说,污泥中的重金属可能通过食物链回到餐桌,如果现在不进行科学处理,将会对子孙后代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 他还建议要扩大监管主体,明确污泥处置问责制度。监管方面上,应该扩大监督主体,环保、城管、人大、政协以及纪检监察部门都应该成为污泥排放的监督主体,扩展监督渠道。明确考核指标,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并且与责任单位领导政绩挂钩。 省环保厅: “十二五”建设污泥处理工程40项 省环保厅在提案答复中表示,截至2013年3月,广东共建成污泥集中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16个(不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泥处理处置能力达270万吨/年,是2010年的2.6倍,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目前,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和省住建厅已完成广东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规划“十二五”期间,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工程40项,新增污泥处理处置能力7182吨/日。 省环保厅承认,广东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依然落后。近年来广东虽陆续建成一批污泥集中处理处置项目,但总体而言,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依然滞后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如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等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明显不足,环境压力巨大。而且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尽管广东已建成水泥窑洞协同处置、污泥堆肥制肥速生林有机肥、污泥制清洁燃料、电厂余热干化、污泥制砖等项目,但总体综合利用项目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不高,处理率不高,全省尚有40%左右的污泥不得不进入垃圾填埋场处置。 省环保厅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通过加强技术交流和工程示范推广、加大专项资金补助等方式,加快推进各地市污泥处理处置设计建设;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多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加强污泥处理环境监管,严把污泥产生单位监管和污泥处理处置企业监管两道关,对于违法行为发现一宗,查处一宗;加强污泥土地利用过程监管,严禁未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污泥进行农用,严禁在污泥处理处置场所放养家禽、家畜,定期对污泥的衍生产品、土地利用后的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进行评价;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考核;加大对地方政府的工作考核,以此促进地方政府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转自《南方日报》2013年9月21版